掣肘害国足,助教小动作,学生不学不谦。

  • 发布于:2025-04-10 19:39:00
  • 来源:24直播网

在战胜泰国队之后,U17国足终于打破了自2014年以来在U17亚洲杯上从未取胜的魔咒。球队曾高呼夺冠口号,但遗憾的是未能进入淘汰赛阶段,这在短短半年内让U17国足的战绩一落千丈。其中,中方教练的“掣肘”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比赛过程中,U17国足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看过和平杯、U17亚洲杯预选赛的球迷对他们在亚洲杯上的表现感到诧异。与预选赛时的表现相比,这支球队仿佛变了一支队伍,无论是主教练的战术安排、球员的状态表现,还是整体的技术特点、精神面貌,都和之前大相径庭。

主教练仍然是上村健一,主力阵容也保留了大部分球员,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落差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问题。在和平杯、U17亚洲杯预选赛中,U17国足常常能通过流畅的配合制造出破门良机,并采用高压逼抢的策略创造机会。然而,在正式比赛中,从流畅的传递到只会开大脚,这明显表示球队内部出现了问题。

据内部人士透露,上村健一的战术并没有得到全队的认可。有时,他的安排会被某些人否定。此外,在场地训练时,虽然门将、后场、中场、前场都会进行分组训练,但上村健一和他的日本助手并不能覆盖到所有小组,这导致他的战术安排在执行上可能受到影响。

一位在教练组任职的教练向媒体人苗原透露了更多的内情。上村健一主张的是高压逼抢战术,但有些教练认为大赛防守更为重要,并私下找球员谈话,希望改变战术打法。这种在大赛中私下找球员谈话、收束战术的行为是否算是干涉呢?

在U17国足遭遇四连败后,部分国内教练担心这样下去国家队的表现会更糟。他们认为应当听取不同意见,但上村却不允许中方提出异议。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中方教练想要寻求解决办法,但这种心态是否真的有利于球队的发展呢?

除了干涉战术之外,中方助教与上村健一的日本助手之间还出现了肢体冲突。据苗原透露,在海外备战期间,一次训练中的言语冲突迅速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日本助手被中方助教打了一巴掌。

此外,还有与上村健一共事的教练表示他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上村完全把中国当做了日本,把中国足球当做了日本足球,没有为中国做出改变的意愿。这种态度导致国内教练难以与他共事,久而久之会对他和他的团队的执教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

对此,有博主大兵小将足球反驳说日本足球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他认为请外教的目的是学习外国足球智慧而不是找一帮自己人从中掣肘或者让外教融入不适合发展现代足球的文化之中。他指出中国足球界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外教或他人。

总的来说,“学渣”不仅需要反思自己的不足还要学会谦虚学习。“中国足球是一个回回考试得个位数的学生。”请外教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进步而不是让外教在中国足球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

相关阅读: 日本足球 中国足球 亚洲杯小组赛